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

    1.产品的固有风险 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 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只是一个“风险可接受”的产品,即对被批准上市产品的使用风险已经采取控制措施 在现有认识水平下 相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与风险有关的因素包括:

    1.设计因素 受目前科学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工艺等因素的限制,医疗器械在研发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目的单纯、考虑单一、设计与临床实际不匹配、应用定位模糊等问题,造成难以回避的设计缺陷。如设计心脏瓣膜时瓣膜开口过大,临床应用后就可能出现开放性卡瓣的情况,不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会给病人造成栓塞,导致病情恶化。

   (2)材料因素 医疗器械许多材料的选择源自于工业,经常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生物相容性,放射性、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降解等实际问题,并且医疗器械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临床应用,跨度都非常大,而人体还受着内、外环境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一种对于医疗器械本身非常好的材料,不一定就能完全适用于临床。而更多的化学材料对人体安全性的评价,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3)临床应用因素 主要是风险比较大的医疗器械 如人工心脏瓣膜、血管内支架在预期设计、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与其他医疗器械协同、应用人群特性、医师对新医疗器械的熟练程度等。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医疗器械自身及其使用中固有的潜在风险。

    2.医疗器械性能、功能故障或损坏 医疗器械使用者在按照产品性能规范、符合其要求的条件下使用时,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或损坏,不能按照预期的意愿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是指按照企业在标签、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在使用时应实现的功能)。例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碟片脱落;整形外科的一些软组织充填物使用后沿重力方向移位或受肌肉活动挤压移位导致外观畸形等。

    3.在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 企业在产品注册时由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例如:角膜塑形镜 简称OK镜 要根据已用镜片的矫正效果,不定期地验配更换新镜片。由于产品说明书不明确,部分患者在长期配戴OK镜后发生视觉模糊、角膜发炎等情况,严重者发生阿米巴原虫、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甚至导致角膜穿孔、眼球受损。必须及时发现上述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避免不良事件进一步扩大。

声明:医帮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及用户分享或为本站原创,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 QQ: 1078334478 或 点击右侧 私信:At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维修经验

SYSMEX F系列血球仪常见故障与维修八例

2017-4-18 16:03:37

维修经验

GE prospeed AI螺旋CT机常见故障两例

2017-4-18 16:03: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