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研发“天使眼”:还盲人一双明亮的双眸

医疗网讯 试想,当视障人士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不知所措时,他只需用手在眼镜侧边轻轻一划,通过眼镜上的两个摄像头采集外部信息,并自动计算障碍物的空间分布和识别物体,然后将结果转化成音频信号,通过传导耳机传递给使用者,帮助视障人士认知周边环境。

这款为视障人士研发的“天使眼”,由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肇观电子”)研发。“肇观”意为“开启视觉”,希望将视觉“赋予”所有的智能设备: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VR、AR等,从而开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肇观电子创始人冯欣鹏从南安普顿大学微电子硕士毕业后,曾在中芯国际工作了两年半,随后在AMD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曾担任研发总监。

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对人工智能狂热,让冯欣鹏毅然决然“下了海”,创立肇观电子。冯欣鹏说,“选择这个时间点来创业,就是觉得时机成熟了,不论是产业技术,还是自己个人准备。”面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他希望用技术帮助更多的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视障人士达1300万人,但由于国内目前的视障人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视障人士出行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天使眼”或将改善这一问题。

戴上“天使眼”,犹如带上40根虚拟盲杖出行

"现在前方没有声音,我可以大胆往前走。听到提示,提示越来越急。说明我离障碍物越来越近。这个时候我绕开,前方没有声音。有障碍物了, 而且很近。 我听到提示门的声音,所以我可以找到门把手。”

上海张江研发“天使眼”:还盲人一双明亮的双眸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带上眼罩模拟盲人出行,戴上人工智能眼镜后,躲避障碍,识别物体、定位、导航,整个过程,就全部完成。

此外,“天使眼”还可以阅读文字,比如识别钱的面额,看看门牌号等各种复杂情况。

记者到便利店亲身试验了一下蒙眼拿钱买东西。 不过感觉怎么声音有点轻。研发人员介绍:因为这个耳机是骨传导,并非市面上的入耳式的,所以声音会略轻一点。

为不把盲人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工具“耳朵”堵住,眼镜创新地采用了骨传导语音播报。,

这样盲人除了听机器指令,也可加入自己对外界声音的判断。这款人工智能设备先后试制了六批,终于攻克了双摄像头立体采集外部信息,并自动计算障碍物的空间分布和识别物体的技术难点。

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骥表示:我们的机器已经完全知道这个环境里什么样子,哪里是桌子,哪里是门。但怎么用有效的方式告诉盲人是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用摄像头拍下来就行了,要对图像进行分析理解。

据了解,带上这款眼镜的效果如同带上40根虚拟盲杖出行,可大大增加盲人的感知力,增强他们出行的安全感。产品研发完成后,6月份有望正式推向市场。

声明:医帮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及用户分享或为本站原创,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 QQ: 1078334478 或 点击右侧 私信:At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命科学

日本借助3D打印导管成功让老鼠坐骨神经再生

2017-3-9 8:51:00

生命科学

【前沿】细看2017肿瘤研究的十大方向?

2017-3-9 9:16: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