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网讯 近日,北京市审计局通报,5家市属公立医院闲置设备价值达到6.61亿元,有的设备已采购将近3年仍未投入使用。
高价购得的医疗设备成了摆设,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通报结果,从3年的6项财政投入结构看,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资金2项投入占到70%,重点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卫生资金3项投入仅占3%。这样的现象从全国来看也很普遍,原因在于基层医院缺乏医疗人才操作医疗设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这其中暴露出公立医院过快扩张,存在盲目追求床位规模、采购大型设备,却忽视机制建设与内部管理的粗放式发展问题。这不仅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空间,也容易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不利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2012年出台的《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和大型设备购置”,如今问题暴露,相关部门对此要能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对于造成医疗资源严重浪费的应启动问责。
当然,相比问责,更应该做的是将关口前置,要能严格加强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等级评审等的审批,严查公立医院的财政资金安排,严控公立医院超常装备;对于实际工作中确有需求的大型设备,应先行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它将对公立医院良性发展、保障广大患者权益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