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MRI就是磁共振成像技术,本文主要讲述的MIR原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是如何工作的吧~~~
1.MRI原理–简介
MRI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是断层成像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为了突出这一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放射学家和设备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2.MRI原理–技术特点
其实MRI同PET和SPECT一样,用于成像的磁共振信号直接来自于物体本身,但与PET和SPEC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从其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多种特性参数,如质子密度,自旋-晶格驰豫时间T1,自旋-自旋驰豫时间T2,扩散系数等。对比其它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样,成像原理更加复杂,所得到信息也更加丰富。因此磁共振成像成为医学影像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3.MRI原理–成像原理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原子核自旋轴的排列是无规律的,但将其置于外加磁场中时,核自旋空间取向从无序向有序过渡。如果此时核自旋系统受到外界作用,自旋核就会在射频方向上旋进。外界作用终止时,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将回复到磁场中原来的排列状态,同时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成为射电信号,把这许多信号检出,并使之能进行空间分辨,就得到运动中原子核分布图像。关键词:自旋,成像,磁共振,原子核,原理